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义工动态
上望街道活跃着一 批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日期:2016年07月29日 - 00:00:00   [浏览次数:]

在上望街道,活跃着这么一批志愿者:他们常常拿着扫帚,帮着打扫街头巷尾的卫生;哪里发生火灾,他们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参与灭火救援;炎炎夏日,他们送出一杯杯伏茶……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

近日,记者走近志愿者,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传播他们身上的正能量。

投身义工事业,用爱心感染身边人

姓名:唐竹青 年龄:48岁 职业:机关工作人员

记者见到唐竹青时,她在雨花斋素食馆餐桌间不停地穿梭,忙着收拾碗筷。

从今年4月雨花斋素食馆开张之初,唐竹青就在这里义务帮忙,收拾、清洗碗筷,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打饭……在雨花斋素食馆,有一百多名像她这样的义工,其中10多人来自上望街道。他们被分成7组,每组一天,轮流工作。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唐竹青要协调做义工与上班的关系,“利用请年休、调休等方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严格来讲,她的义工经历得从2013年说起。当年,她参加我市第二届传统文化论坛。期间,近200名义工用言行让与会者感受到中华传统礼仪,并享受到了高质量的会场服务。从此,她爱上了义工这个岗位,经常去崇德书院当志愿者。2014年,她还到崇德爱心面包站中医院站帮忙,每天从清晨6时30分许忙到7时30分,忙完了再去上班。

2014年10月,她儿子的大学同学在四川大凉山支教,见识了当地贫困学子的生活。儿子把同学的见闻转告给唐竹青,希望妈妈帮忙为大凉山的孩子送去一些衣物。唐竹青一口答应了。她联系了上望街道妇联,并多次到当地企业“化缘”。

在她的努力下,许多企业界朋友纷纷解囊相助,一家服装生产企业主直言:“这个忙我帮啦,你只管到我工厂里拿服装。”

对于亲朋好友的爱心,唐竹青很感动。经过挑选,她们整理打包了200多套衣服,于当年腊月底快递到大凉山。

在投身义工事业的同时,唐竹青带动了一批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加入到义工队伍中来。她的儿子也渐渐走上了义工的道路,不少亲朋好友经常慷慨解囊。朋友听说她在雨花斋做义工,一定要捐出6300元用作买米,还有一名亲戚的小孩拿出了压岁钱……

唐竹青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能用实际行动为别人送一点爱心,我很开心。希望将这样的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行动中来,帮助更多的人。”

浪子回头变身戒毒宣传义工

姓名:郑胜强 年龄:32岁 职业:幼儿园负责人

淋油、加菜、翻炒、颠勺……不一会儿工夫,一道菜就出锅了。不仔细看,眼前的郑胜强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厨师,只是他身上那件红马甲亮出了义工的身份。每个星期,他要去崇德书院3趟,如今的他有两个义工身份:厨师和宣传员。

郑胜强走上义工之路颇为曲折。此前,他多次因吸毒被送进戒毒所。一些亲朋好友看着他的言行举止,纷纷摇头。

2014年7月,妹妹建议他到崇德书院听听课,当几天义工。原本不想去的郑胜强拗不过家人,就叫上堂哥郑昌杰一起,“两人结伴可以解闷”。

郑胜强:“原本我挺自卑的,怕义工们对我的过去有看法。但是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大家和气地像一家人,没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去了几趟之后,他的信心渐渐足了,于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参加义工活动,经常在清晨5时许起床到菜市场买菜,再开车到书院里烧菜。现在,他的性格比以前开朗、自信多了。

“做义工没有收入,但是精神上的愉悦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就像大夏天吃了一块冰激凌,有一种舒爽的感觉。”他说。

有一天,崇德书院负责人郑超豪交给他一个任务:给戒毒人员上课。

当老师?这是郑胜强从没有体验过的,心里直打鼓。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战战兢兢”地给台下50多名戒毒人员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觉得以前的生活很混,沾染了不良习气。现在我远离毒品,做了义工,生活很充实,不仅体重增了,精神头也很足。如果再回到“老路”,我怎么对得起那些帮助我的人。”

那次讲课过程中,他的双腿一直哆嗦。但头回生,二回熟。现在,即使面对几百人,郑胜强也不再怯场。

在他的带动下,郑昌杰也成了崇德书院的常客,并成为后勤负责人之一。

七旬拳师义务授拳

姓名:陈金生 年龄:72岁 职业:拳师

7月18日5时许,瑞安广场的空地上,72岁的陈金生老人带着10多名徒弟已经练习了1个多小时,却丝毫不见疲倦。每一个动作,他都要详细讲解要领,有时还亲自示范。

陈金生老人家住上望新街,个子不高,但身板硬朗,步伐矫健,双眼炯炯有神。他擅长春秋大刀、养生拐杖、七星拳等多套武术套路,武术动作时而刚猛有力,时而舒展大方,总能赢得徒弟和围观人员的阵阵喝彩。

陈金生老人习武已有50多年,获得多项武术大赛佳绩,家里的一个牛皮纸袋里装满了近十年来的获奖证书、奖状,足有10厘米厚,架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奖杯、奖牌,其中大多数是金牌。

2006年,他和莘塍武术高手潘时木、吴万奴等人共同努力,成立莘塍武术协会,他担任副会长。莘塍武术协会吸收莘塍、汀田、上望、东山等地的武术爱好者,搭建起群众习武健身和武术界对外合作交流的桥梁。

担任协会副会长耗费了陈金生很多精力,但他依然醉心于练武,而且坚持每天清晨4时许起床,到市区瑞安广场练武、义务授徒。他的学生来自塘下、东山及平阳、瓯海等地,近年来许多学生崭露头角,在大赛中摘金夺银。看着学徒获得荣誉,陈金生感到很欣慰:“看到他们辛苦练习有了收获,我的心里比谁都高兴。”

在陈金生的带动下,许多学徒学成后,也义务授徒习武。

陈金生还在原有拐杖功的基础上,自创了一套适合老年人的养生拐杖术。只要周围的老年人愿意学,陈金生总是倾囊相授。

面对学徒的成长,陈金生十分欣慰:“作为一名拳师,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加入练武的队伍中来,感受中国武术的魅力,在练习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教师乐于助人,火场救出一名伤员

姓名:薛孝余 年龄:38岁 职业:教师

今年5月,女孩小微身患尿毒症,但其家庭经济不堪重负,于是在网络上发起众筹,期盼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

市广场实验小学教师薛孝余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条信息,经确认,小微就是他教过的学生,马上捐出微信红包里所有的余钱,并呼吁亲朋好友献爱心。他说:“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能帮她减少一点痛苦,我就很开心了。”

爱岗敬业、乐于助人是薛孝余的“性格标签”。在学生眼中,他是“薛朋友”,同事则称他为“活雷锋”,因为他在火海中救人的事迹远近皆知。

薛孝余是上望薛后人。去年4月5日凌晨1时许,他在睡梦中被一阵尖锐的喊叫惊醒。窗外冲天的火光、袭面的热气顿时让他睡意全无,据目测,自家离火场只有20多米的距离。

“隔壁着火了!”他立即叫醒妻子和孩子,拨打119报警,并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冲过去把邻居家的电源开关全部关掉。

当他跑下楼时,发现门前停满了车子。他挨家挨户引导车主移车,腾出一条可供消防车进出的消防通道。

此时,人群中突然一阵骚动,很多人惊叫:“跳下来!赶紧跳下来!”原来,有一个人在二楼阳台上艰难地移动,看样子好像受伤了,怎么也爬不出那片地儿。由于前面有小房子阻挡,屋内大火吐着火舌。而此时楼上的窗台已经被大火烧得摇摇欲坠,看样子要掉下来。

关键时刻,薛孝余瞅准隔壁敞开的大门,一个箭步冲进去,拉开窗帘窗户,手伸过去,但够不着。他喊道:“手伸过来,我拉你进来!”

趴在地上的人满身是血,伤势严重。见此情形,薛孝余顾不得火势的猛烈,拉过一把椅子,爬上窗台,左手攀着窗户,右手努力伸出去,使尽全力把他扯过来。破碎的玻璃、窗台上的铁丝网、外墙上的钉子划破他的手臂和衣裤,但薛孝余全然不顾,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薛孝余搀着人下楼梯,冲出门口的一刻,隔壁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原来燃气爆炸了。性命攸关的时刻,两人安全逃脱火场。随后,旁人拨打了120,消防队也及时赶到控制火势。

逃离火场后,薛孝余双腿一软,瘫倒在地,长出了一口气,身上的白色衣服被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群众朝他竖起大拇指。

乐为乡邻做义务消防员

姓名:蔡建光 年龄:46岁 职业:上望专职消防队队长

7月中旬,上望街道专职消防队接到报警称,潘岱街道某村发生火灾,该消防队马上出动2辆消防车赶去增援灭火。据悉,这是今年以来该消防队第28次出警。

上望街道专职消防队成立源于2008年上望蔡宅村的一场火灾。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那场火灾导致3人丧生。

火灾肆虐的场景在蔡建光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当年5月,他同村里其他14名村民商议,你1万元、我2万元,组建了由该村青壮年组成的15人义务消防队,打算力所能及地为村里做点事,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从组建之日起,这支义务消防队就凭着一腔热情和对本村地形的熟悉很快进入角色。一旦蔡宅村或周边地区出现火情,消防队队员总能驾轻就熟“钻”到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时间参与灭火救援。

蔡建光自豪地说,有一回上望新桥头村一袜厂发生火灾,消防队接警后2分钟内即到达现场,控制火势,隔离易燃物,防止火势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

2010年,村义务消防队升级成上望街道专职消防队,政府每年给予补贴,用作维修、购买设备及维持消防队运作的其他开销。

除了担任专职消防队队长,蔡建光还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有一次,他正与客户洽谈业务。这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有火警!马上归队。”

他向客户简要说明了情况,并表示歉意。取得客户的理解后,他叫来两名管理人员继续洽谈,随后驾车急匆匆赶往火灾现场。

他告诉记者,这支队伍里既有工厂老板,也有公司普通职员,中途停止洽谈跑去救火的,深夜出警后次日早晨继续上班的,类似的事例在专职消防队里比比皆是,

“从2008年村义务消防队组建以来,平均每年出警约100次。”蔡建光说,“为乡邻做点事,是支撑我们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信念。”

爱心餐馆请环卫工免费吃晚饭

姓名:蔡海兵 年龄:35岁 职业:中式快餐店老板

7月19日19时30分许,上望街道望东西路边的浙麦香中式快餐店里,蔡海兵从服务员手中接过2份打包好的快餐,双手递给两位环卫工人,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我们店从2014年8月至今,每天19时30分之后,环卫工人都可以进来免费吃饭。”蔡海兵说。

蔡海兵在望东西路开中式快餐店已有6年,经常看到环卫工人清扫路面,深知他们的艰辛,也非常感激这些“城市美容师”,总想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们做点实事。

2014年8月初,他和妻子一商量,决定每天19时30分之后免费请环卫工人吃饭,这样既不浪费菜肴又能帮助环卫工人。

只要看到门口有环卫工人,蔡海兵就让他们晚上进店免费用餐,但环卫工人不好意思进店吃饭。这年8月3日,他干脆就在店门口贴出公示,又在门口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温馨提示,让环卫工人互相告知,大家一起进来吃饭就不会觉得尴尬了。果然,次日就有八九位环卫工人过来吃晚饭了。

近2年时间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环卫工人进店来吃饭。7月19日晚,记者在该快餐店里看到,环卫工人三三两两地过来,将清洁车停放在门口。看到环卫工人进店,服务员主动勺菜、打包。

“菜肴基本是两荤两素,加一碗米饭。如果环卫工吃不惯某一样菜,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口味进行调整。”蔡海兵介绍,现在位于东山街道的分店也推出同样的举措,两家门店加起来,多的时候一天有五六十名环卫工人免费进来用餐。

安徽籍环卫工人老邓是“浙麦香”的常客。他说:“有时忙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我就和几个相识的环卫工一起来了,餐馆的爱心义举让我们很感动。”

当提及给环卫工人免费吃晚餐是否会增加成本时,蔡海兵说:“虽然快餐店做的是小本生意,但我们还供应得起。”

让他感动的是,一些环卫工人进店前,会主动帮忙打扫店门口的垃圾,领了免费快餐后,都会说一声“谢谢”。

“他们一句‘谢谢’,我就很知足了。”蔡海兵说。

林西村红色志愿队烧伏茶送清凉

人数:30来人 职业:家庭主妇

昨日早上5时许,天蒙蒙亮,许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林西村红色志愿队队员们已经忙碌开了。她们揭开桶盖,一阵薄烟与清香扑面而来,“伏茶烧好了,咱们赶紧勺到小桶里,送到每个供应点。”

每到夏日,瑞安街头都会出现许多伏茶点,向路人免费提供伏茶。2014年,林西村红色志愿队成立,三十来人自愿集资购买药材、炉子、茶具等,每天分组排班,23时30分左右开始洗药材、烧制,一直忙碌到次日早上5时许。她们熬的伏茶口感浓厚,喝了不仅消暑,还口有余味。

志愿队成员、林西村委会委员吴晓林告诉记者,伏茶烧好后,用手推车送到办事处、派出所、银行、村里的桥头及邻村共8个免费伏茶供应点,队员会不定时查看,一方面添补伏茶,一方面回收、清洗茶具。

伏茶所用的药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天气变化做出增减。温州一般伏茶点的伏茶只有一剂配方,有些人的体质不宜接受。林西村红色志愿队请老中医配制了不同的伏茶配方。为了防止部分人群对药材过敏,每个供应点的茶桶外壁上都贴着一张纸,上面注明所用的药材。

林春娒负责烧伏茶,她经常在深夜23时许起床,已经连续干了好几年。大家都劝她让年轻一点的人接班,但她仍干劲十足,天天乐此不疲。

林西村伏茶已经名声远播,很多市民在现场喝完一小杯,还要装满自己的水杯带回家。

除了烧伏茶送清凉,集资的资金还用于传统节日公益活动:农历二月二炒芥菜饭、清明节蒸清明饼、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一个个活动精彩纷呈,让村民乐在其中。

当问及这样辛苦吗,她们笑道:“我们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人都很支持的,带儿孙的家里也给‘调班’,她们都觉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据悉,红色志愿队希望今年招些年轻队员,为队里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范围。

瑞安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瑞安市仓前街134号7号楼 邮编:325299 浙ICP备16037106号
电子邮箱:racszh@163.com 联系电话:65622700 65625227 传真:65625227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1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