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慈善事业就是关注民生 促进和谐
日期:2007年04月25日 - 00:00:00 [浏览次数:]
社会需要慈善,慈善需要全社会参与。4月23日上午,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首届温州慈善大会。省慈善总会会长孙家贤到会祝贺。温州市委副书记赵一德主持大会,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宣读表彰文件,温州市领导钱成良、姜嘉锋,温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孙成堪等出席会议。大会通报表彰了首届温州慈善奖的获得者,包括39名个人、19家机构、11个项目和9家单位。其中,余碎斌、王上胜、杨余律、孙裕强、张晓平获个人奖,塘下慈善分会、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获机构奖,瑞安慈善总会安居双百工程、助学工程获项目奖,瑞安市工商联合会获组织奖。
温州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自1998年温州市成立第一个慈善机构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温州市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慈善组织不断发展,慈善基金不断扩大,慈善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公众慈善意识逐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加深,慈善事业已成为温州市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温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满在会上指出,发展慈善事业就是关注民生,就是促进和谐,就是弘扬“温州精神”。各地各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把握机遇,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温州慈善事业发展,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王建满说,慈善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充满人道关怀的光荣而崇高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社会救助的重要手段,是弘扬“温州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第三次跨越,为温州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也给温州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传播慈善文化,增强公共慈善意识,激发社会各界支持慈善事业的热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王建满强调,发展温州慈善事业,总的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慈善事业的宗旨,积极争取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广泛募集慈善资金,积极做好社会救助、扶助弱势群体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第三次跨越做出更大贡献。具体实践中,要着力募集慈善资金,充分发挥我市民营企业多、民资富裕等优势,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努力扩展慈善捐赠领域;要着力开展社会救助,坚持“输血”式救助与“造血”式救助相结合,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有限的善款用到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困难群体最需要的善事上去;要着力健全慈善组织,各级各类慈善组织要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同时要发展壮大慈善队伍;要着力弘扬慈善文化,积极发展以爱心奉献、互助和谐为核心的现代慈善文化,进一步发扬温州人民淳朴善良、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树立魅力城市、爱心温州的城市形象,不断弘扬和提升“温州精神”。
王建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慈善事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参与慈善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协调,努力建立“政府推动、民间合作、社会参与、多方协调合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各级新闻媒体要运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慈善事业,尤其要宣传乐善好施、热心慈善、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良好氛围。
王建满最后说,让我们共同携手,撑起一片充满爱的蓝天!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温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真诚希望全市各级机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驻温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忠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我做起,伸出援助之手,倾注一片真情,积极投身温州慈善事业,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第三次跨越而共同努力。
(叶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