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日,叶昌斌老人从西门河头社区“爱心超市”里免费领取一袋15公斤的大米,高高兴兴地扛回家去了。近期物价大幅度上涨,给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我市11家“爱心超市”纷纷行动起来,将陆续向惠及的24个社区、704名低保困难群众送去免费的大米。
据了解,我市的“爱心超市”创建于2009年,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物质捐赠和慈善补助相结合,以低保户、低保边缘群众为服务对象的慈善超市。目前,我市已有11家慈善爱心超市,惠及24个社区,有355户704名低保困难群众享受慈善机构每年20多万元的物资帮助。超市物资主要来自市慈善总会拨款,社区根据低保困难群众要求每月购买;其次来自企业捐赠的积压产品、群众捐赠的旧物,这些物资作为免费补充供应,由低保群众自行选择。市慈善总会在年初会向社区低保户统一发放价值600元的“爱心卡”(一年一换),低保户凭“爱心卡”每月16日可去超市领取50元左右的物品。
近期,物价上涨,这对社区低保户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据县前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建国介绍,随着物价上涨,原来每月50元钱可以在“爱心超市”领取近15公斤大米,但现在要70元钱才能领取,对低保户来说,这中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为了能减轻低保户的生活压力,我市11家社区“爱心超市”推出向低保户免费赠送大米的活动,首批县前社区、西门河头社区2家“爱心超市”昨日发放。吴建国说:“这批大米是社会各界慈善人士捐助的。”
领到了大米,县前社区的低保户林长泉很开心,他说:“物价上涨,每月能在‘爱心超市’领取的东西也少了,今天领取免费大米,觉得很贴心。”
据悉,其他9家“爱心超市”也将陆续为低保户送上免费大米。各家“爱心超市”还将陆续向低保户每月增加5至10元的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给低保户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