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慈善新闻
网友为创建“道德基金”叫好
日期:2011年08月26日 - 00:00:00   [浏览次数:]
瑞安有一个慈善基金,它不是以捐钱捐物帮助他人为目的,而是将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为己任——这就是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郑超豪创建的道德基金。昨日本报第5版刊发《“华鑫道德基金”升级了 额度增至百万元以上 奖励范围从一个村扩展到全市》一文后,引起本报网友及读者的热议。网友们赞同这种把慈善延伸至精神范畴的做法,也为郑超豪等人对父母的孝心叫好,同时希望将这种精神鼓励方式发扬光大。

  网友“乘风去”:看到“道德基金”这几个字,我眼睛一亮。以前看到过诸如扶贫基金、助学基金、创业基金等等,虽说这些也都是慈善事业,但都是针对物质方面的。而道德基金一看就是针对精神方面的,比较独特。

  网友“橙子分两半”:我觉得该基金的创始人想法和做法都值得称赞。郑超豪母亲去世后,他用亲朋送的“蜡烛钱”创建了这个道德基金的前身。现在,这个道德基金以自己的父母为名,可以体现出自己的孝道及对父母的缅怀之情,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此做善事。

  网友“空壳”:我觉得道德基金的创建非常及时。瑞安经济发达,但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多弘扬一下中华道德文化,多提升大家的道德水平,多去拉一把道德缺失的人。

  网友“卖花的小鸟”:十分赞同。我觉得如今的社会,很多事情仅仅用法律强制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用道德来自我约束、也约束他人,这样也许才能杜绝“毒大米毒蔬菜”之类的事情发生。我觉得,今后做慈善,除了用物质去帮助别人外,更应该在精神方面去鼓励别人、帮助别人。

  网友“牛腩肚”:听说该道德基金评选出道德家庭和个人,都会发一个“道德模范家庭”“道德模范个人”等牌子,并悬挂在门户上,我的脑中立即显现出以前很多家门口挂着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牌子。

  网友“面具”:当年我家庭院里也挂着一个“五好家庭”的牌子,我还记得奶奶常指着牌子教我要做一个乖孩子呢。当时,我觉得特别自豪,跟邻居小朋友玩时,也会以“五好家庭”来要求自己,不跟他们吵架,还处处让着他们。

  网友“红苹果”:是啊。虽然有时候感觉挂着“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牌子,有些“土”,也有些形式主义,但也会让人潜意识地遵纪守法、与人友好和睦,别人也会在无形中对他们进行监督。不知道现在此类评选还有没有?

  网友“一偶”:在我的印象中,此类评选似乎已经停了好几年。我认为这种评选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落伍的,希望相关部门能重新开展此类评选。同时也祝愿道德基金能越走越好,发扬光大。

瑞安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瑞安市仓前街134号7号楼 邮编:325299 浙ICP备16037106号
电子邮箱:racszh@163.com 联系电话:65622700 65625227 传真:65625227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1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