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慈善新闻
《瑞安日报》:拾金不昧者获得5000元奖金
日期:2012年02月20日 - 00:00:00   [浏览次数:]
本报2月16日第4版刊发《坐三轮车时不慎丢包,内有巨款和重要文件 捡到包的新居民李国龙连夜通知失主,并发来短信“安心睡吧,明早再见!”》一文,报道了安徽籍新居民李国龙拾到1.9万元人民币后连夜通知失主的事迹。

  文章刊发后,不少读者对李国龙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昨日上午,市慈善总会、新居民服务管理局负责人来到李国龙所工作的浙江华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送去了“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的5000元奖金。

  “那天早上把公文包还给失主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比拿着1.9万元还开心。”看到大家前来看望,李国龙激动地说。

  李国龙告诉记者,他自2004年进入浙江华泰塑胶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工作至今,如今妻子也是该企业的员工,两人的月工资加起来约5000元,但是家中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读幼儿园大班,家庭开销挺大,夫妻俩辛辛苦苦一年,积蓄不到2万元。

  “这1.9万元已相当于我家一年的积蓄了,不过归还失物是做人的本分嘛。”李国龙说。

  李国龙的妻子王俊红说:“尽管我们很需要钱,但这钱是别人丢失的,当时他跟我说时,我们一致同意要还给失主,毕竟用着别人的钱也不安心。”

  “李国龙的行为是我们公司的骄傲,他在公司兢兢业业地工作了近8年,对公司的忠诚度也是难能可贵的。”华泰塑胶集团董事长尤作虎表示,如今李国龙已是压延车间的副班长,日后会将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在晋升上给予优先考虑。

  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包志定说,李国龙的拾金不昧之举是全市60余万新居民的典范。

  瑞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理事长郑超豪说:“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件平凡的事,但对于收入微薄的新居民来说,捡到1.9万元能毅然归还失主确实精神可嘉,这种诚信道德风尚值得宣扬,所以我们研究后决定给予奖励。”

  编后:

这样的褒奖,好!

  本报16日第4版刊出《捡到包的新居民李国龙连夜通知失主,并发来短信 “安心睡吧,明早再见”》一文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不少市民打进本报市民热线,称赞李国龙拾金不昧的行为。昨天,市慈善总会、新居民服务管理局协同“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特地去看望李国龙,并给予诸多的嘉奖,有物质的嘉奖,精神上的鼓励,同时企业还考虑在今后职务晋升时给予优先考虑。

  作为一个工资微薄的新居民,当他捡到路上的钱包,必须面对一个“不可以有”的1.9万元的诱惑;当他把钱包还给失主,面对一个“可以有”的真心酬谢,两个抉择,他都给出了令人敬佩的答案。而他特地发给失主的那句短信“安心睡吧,明早再见”,更是“体贴”得让人感动。

  这样的拾金不昧者,值得肯定。而有关人士及时用实际行动对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予以褒奖,同样值得肯定,他们给的,不仅仅是一笔奖金,更是对拾金不昧精神的一种引导。

  这样的褒奖,好!

瑞安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瑞安市仓前街134号7号楼 邮编:325299 浙ICP备16037106号
电子邮箱:racszh@163.com 联系电话:65622700 65625227 传真:65625227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1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