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慈善新闻
《都市快报》:瑞安慈善总会全省首推“道德慈善”
日期:2012年02月21日 - 00:00:00   [浏览次数:]
富人接济穷人是做慈善,那穷人拾金不昧算不算做慈善呢?

瑞安慈善总会推出了“道德慈善”的概念,建立专门的“道德基金”。前两天,拾金不昧的安徽人李国龙就获得了5000元的重金奖励。

据浙江慈善总会介绍,因拾金不昧而获慈善总会奖励在我省尚属首例,瑞安慈善总会这一做法是对慈善模式的创新。

包里的钱相当于一年的积蓄

32岁的安徽人李国龙在瑞安打工8年了。2月14日晚10点左右,他路过瑞安市区万松山广场时,发现地上有一个公文包。

“会不会是骗局?”李国龙疑惑地捡起包,决定先拿回家看看再说。回到家才知道里面竟然有1.9万元现金和一些文件。

怕失主着急,李国龙赶紧照包里的联系方式打过去。失主是瑞安人黄先生,此时他正动员亲友四处寻找,还准备第二天刊登寻物广告。因为公文包里的文件很重要。

接到电话后,黄先生又惊喜又意外。他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在李国龙的工厂见面。“我早上去领了失物,拿出1万元给李国龙作为酬金。可他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黄先生说。

李国龙不肯接受酬金,并不是他不缺钱。他在工厂里当车间工人,妻子也是这家工厂的员工,夫妻俩的月收入加起来只有5000元左右。由于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读幼儿园大班,家庭开销挺大的。夫妻俩辛辛苦苦一年,能存包里这么多钱已经不错了。

慈善总会拿出5000元嘉奖

李国龙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2月17日上午,有几个人来工厂找他,自称是瑞安市慈善总会和瑞安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的。

他们拿出一个大红包,里面装着5000元钱,塞给李国龙,说这是奖励他拾金不昧的。捡到钱还给人家,这也能获奖,李国龙真有点反应不过来。

发放奖励者之一是瑞安慈善总会副会长郑超豪。他说,李国龙的行为很令他感动。“外来务工者的收入不高,捡到这么多钱却不动心,失主拿出1万酬谢也不要,真的很难得。”

这次的奖金是经集体商议后,瑞安慈善总会从名下的“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里支取的。

建立专门基金奖励道德模范

“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是做什么的?乍一听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

郑超豪是该基金的创始人。他说,去年8月,他和7个兄弟姐妹自掏腰包,斥资百万以瑞安慈善总会名义成立了这个诚信道德基金。基金以他们父母的名字命名。

这是一个不以捐钱捐物帮助他人为目的,只为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基金。

“什么是慈善?慈善不仅仅是富人对穷人的物质帮助,穷人也可以在道德上帮助富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拾金不昧也是种慈善,因为谁都有可能成为失主。而我们慈善总会褒奖、宣扬有道德的行为,也是对社会的精神扶贫。”昨天,郑超豪说了他对慈善的理解。

郑超豪说,当下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因此更应该提倡道德慈善。这也是成立诚信道德基金的初衷。

根据规定,该基金原则上以奖为主,奖励对象为瑞安范围内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家庭和个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此前,该基金已为138个家庭和个人颁奖,在敬业、谦让、朴实等传统道德行为上能成为表率的都可以受嘉奖。

奖励标准难以确定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做好事也需要激励。瑞安慈善总会原本想拿和公文包里同样多的金额(1.9万元)奖励给李国龙,但后来有了顾虑。

“我们怕有人故意设局骗取奖金,那样就失去了提高人们道德修养的作用。”郑超豪说,如果奖金太低,又起不了激励的效果。

经商议,瑞安慈善总会最终决定暂不设定奖励标准,具体奖励由该基金理事会视情况而定。

瑞安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瑞安市仓前街134号7号楼 邮编:325299 浙ICP备16037106号
电子邮箱:racszh@163.com 联系电话:65622700 65625227 传真:65625227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1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