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9月开始,西门河头社区在辖区内搭建了5个深绿色的窗口,取名为西河益民窗口,每个窗口有3个插板,用来更新社区工作内容。
我社区每年开展200多个活动,却因为宣传平台的限制,让工作不被居民所知,让居民在窗口前站得住脚,能对社区工作有所聚焦,才是益民窗口常态化的保证,现实的问题是,益民窗口发布的频率受社区开展活动所限制,要让益民窗口在居民之中保持极高的关注度,就要加大更新的次数,于是就希望益民窗口不仅仅是宣传窗口,也是被宣传的窗口。带着这个目标,西门河头社区逐渐开始了探索,探索如何提升益民窗口的关注度。
益民窗口是基础设施宣传的窗口,西门河头社区建有占地800平方米的一广场二堂四馆五廊等十二大功能区、七个特色文化庭院、五校、终身学习品牌。社区有基础设施平台,却无相应的宣传平台,难以让居民了解并融入社区的生活。益民窗口搭建以后,更新了一批设施的宣传内容,尤其是西河图书馆,辖区内的5个窗口,有4个就更换了图书馆的宣传内容,参照《图书馆自助借阅登记本》,开展宣传工作以后,借阅图书数已达到66本。
益民窗口是引入社会公益的宣传窗口,益民窗口搭建的第一周,我们就通过微博引入了浙江一鸣公司,赞助社区4800元月饼举办 “迎中秋,慈善文化进社区”文艺演出,每位入场观看演出的居民都能得到一鸣公司免费赞助的月饼,节目中穿插了抽奖的环节,奖品也是由一鸣公司赞助,演出结束后,活动现场仍然滞留200多名观众,活动热闹的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也为益民窗口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就是引入社会上的公益力量。
11月份和五洲超市第一次合作,五洲超市赞助1000元超市券,以益民窗口的名义开展公益活动,益民窗口首次晋升为一个公益品牌呈现在大众面前,它不再是一个被标签的宣传栏,和五洲超市的合作,尝试为公益量体裁衣,提出“私人定制”的全新概念,五洲超市官方微信的该活动版式、五洲超市八角桥的门店橱窗的海报、超市货架的扫码牌、结算处的宣传物、免费供顾客领取的扫码宣传单,都由社区提出和设计,益民窗口的公益活动从窗口外延,从而接入到商家的平台,商家的平台给我们更多的公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