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丰村新华南街是鲍田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而这条街上的前池亭,每到夏天,总是吸引路人驻足,这里不仅有免费的伏茶供应,还设有多个座椅让人乘凉、休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切都是一位名叫池体权的老人常年在义务打理和供应。近日,记者走近这位热心老人。
为路人烧伏茶,一干就是8年
池体权今年66岁,8年来,每年从端午节后到中秋节期间,他每天凌晨4时就起床配料、烧茶、装桶,早上7时,在前池亭里,路人都能喝上池老伯烧的免费伏茶。
池老伯说,他萌发烧伏茶的念头,源于早年看到温州红日亭老人免费为路人烧伏茶的报道,当时在塘下几乎没有这样的伏茶供应点,为此他打算在村里的前池亭里也设置一个免费伏茶点。
“我找到红日亭,跟他们打听烧伏茶的配方,伏茶的配方不能太寒、也不能太‘热’,他们给了我一个配方,后来我又根据喝茶人的反馈,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配方。” 池老伯说,他家就住在前池亭对面,前池亭也有“老人亭”之称,村里老人都喜欢到这儿听鼓词、乘凉、聊天,又位于商业街,客流量大,在这儿设伏茶点十分理想。
自掏腰包购置了锅炉、茶杯等一系列设备后,早上7时提供伏茶,下午6时收摊,池老伯一天都守在前池亭里,加水、洗杯,还负责前池亭的卫生,将亭里亭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池老伯的家中,摆着许多烧伏茶的工具,煤球灶、柴火灶甚至还有电水壶,水桶、热水瓶里都装着备用的伏茶。
“我每天在热水瓶里装几瓶伏茶,有时候外面收摊了,他们就来我家倒一些。”池老伯说。虽然大热天烧伏茶很辛苦,每天4时要准时起来烧水,一直忙到天黑,一天下来衣服都要换好几套,但只要能给路人送去清凉,心里就很高兴。前几天,一位老太太因为家人爱喝池老伯烧的伏茶,每天带着瓶子来装伏茶,为此她觉得有些难为情,非得要给池老伯塞钱,池老伯拒绝了,他说自己烧的伏茶受到大家喜欢,这是他最开心的事。
出资6万元加宽桥面,办养生专栏
前池亭里不仅有池老伯烧的免费伏茶,还有池老伯打理的“老年人健康养生专刊”——他在亭里一楼墙壁黑板上写着不少老年人的养生知识。
征订养生、健康类报纸,将报纸里有关老人的养老内容写到黑板上,每三四天更换一次,并配备了老花镜方便老人们阅读。
“老年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有了这样的专栏,他们就不用老挤在一块看人下棋,有空也可以读读这些养生知识。”池老伯爱护这个老人亭,也喜欢做实事。
2013年上半年,他又出资6万元,将前池亭门前桥面加宽2米多,改变了原来路面狭窄的情况,如今可供两车来往,还在两侧的人行道上修建了不锈钢栏杆和椅子,让老人们可以乘凉、谈心。
“我喜欢找点事做,好在家人很支持我,家里开销不用我掏钱,有孩子们出钱呢。”池老伯笑言,他一个月养老保险1600元,积攒了多年,都拿出来修桥烧伏茶,做点好事自己快乐,也方便大家。
“他就是一个热心人,平时村里有什么事,大家都喜欢找他商量,他也从来不嫌麻烦,是个大好人!”村民蒋良兴老人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