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义工
衣旧心暖 爱心传承
作者:林雪眉   日期:2020年12月31日 - 15:52:15   [浏览次数:508]

瑞安韩田,海安,笔者接触了一群特殊的“夕阳红”老人,她们的热情,她们的执着,她们的智慧,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一群默默用爱心浇灌事业的大姐,这是用大智慧在修行的老人。她们有个响亮的名字——“仁心慈善义工服务队”。


一个人  一份心

说起这个义工队,得先认识曹春英大姐。一到韩田义工队办公室,三面墙上满满的锦旗赫然入目,马不停蹄的曹大姐,匆忙脱下穿了一天的义工红马甲,抓了抓头发,说:“嘿,不好意思,疯婆子一样。”一件格子衬衫,一件牛仔裤,一双布鞋,笑容可掬的57岁的曹大姐一副可爱样。

2015年,一起学传统文化的同学说,曹姐,你这人特热情,有一件事你应该可以干好,别人家的旧衣服,你帮收起来,捐给需要的人。

曹大姐应下了。许多人劝她,这事头不能开,费神费力费钱!懵里懵懂的曹大姐还是一头扎进去了。每每见到亲戚、朋友便询问人家有没有旧衣服。每次有电话来,便冲出家门去拉衣服。楼梯上、小巷里,穿梭的是一麻袋衣服扛在肩上飞奔的身影。

“我一下子变成收破烂的疯婆子了。”曹大姐回想往事,尴尬地理理额前被汗打湿的刘海,“可这哪是破烂啊!塘下这边的衣服捐来的都是九成新的,特别是小孩子周岁的衣服。如果能用来帮助人,这是积德积福啊!我做了搬运工。”

这搬运工可真不省事,没车子的曹大姐只能靠人力三轮车,车费是个不小的数目。许多亲戚见状,纷纷帮着拉衣服。曹大姐很快积累一万来件衣服。她联系到一个服务队,把清洗整理好的衣服捐了出去。那天她借了别人的旗子站在车前与即将远行的衣服合了影。

收来的衣服太多,无处摆放,有时楼梯上也摆的满满。“不管别人说我是傻子还是疯子,我都不管,我觉得做得对的,做得开心的,就认了。”曹大姐扎进去的不是一个身影,而是全部的心力和心血。

这年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旧衣积攒的速度迅速。曹大姐第一次想到要把衣服亲自送到需要的人的手里。丈夫、儿子了解情况后,拿出一万块钱当路费支持她。曹大姐带着一万件衣服走出家门。

2016年,她与另一个义工队合作,将衣服送往青海玉树。由于雾气太大,飞机无法降落,颠簸将每个人的心悬在了高空。当飞机兜兜转转终于在别的机场降落,汽油几乎燃尽。飞机承载着她的梦又再次飞往玉树。这是她这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这是奇迹。曹大姐更愿意相信这是善事积累的福气。善行必将释放能量,影响更多人的善举。

一个小分队   一份热情

2016年8月8日,由曹大姐(曹春英)、曾小莲、黄韩梅、叶高帆、林小暇五人组成的“仁心慈善义工服务队”成立。小分队的平均年龄50岁。

秘书长曾小莲有一辆七座的小面包车,几乎成了服务队的专车。拉衣服、接送,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出来做事。一次曾小莲在扛衣服下楼时,一不小心扭伤了腰,使得她再也不能扛重物。

韩田老人公寓为“仁心慈善义工服务队”免费提供了办公室。服务队电话越来越多,路途也越来越远。住在楼上的60岁的陈美钗见状说:“你们拉衣服坐三轮车太费钱了,再说收来的衣服都是捐给别人的,这是善事。我有一辆电动的小三轮车,我来帮你们拉衣服。”陈美钗成了韩田接收旧衣的负责人,红色的电动三轮车成了分队的标志性车辆。后来,曹大姐也买了相同的一辆,方便去拉衣服。许多好心人知道服务队忙不过来,也会亲自送衣服上门。

服务队做的是公益事业,没有经济收入,但是活动的运行总是要经费的,每个义工做的都是倒贴的活儿,贴钱贴时间贴精力。不了解底细的人无法理解这事,许多风言风语扑面而来——“总是有利可图的”“哪有人会这么无私的啊”“你看,肯定又在自己卖钱了”……

每当这时候,曹大姐就跑到阳台上,仰望苍天,天哪,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你要明着指点啊,为何如此考验我们?眼角挂着泪滴,电话一来又跑出去拉衣服。有时分队的姐妹难免也沮丧。每个姐妹的家庭条件都不错,何苦受这份气和委屈呢?这是一群因旧衣服而结缘的老姐妹,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着,这公益事业终究还是坚持下来了。

“每个人选择衣服的时候是有情感的,可衣服还是全新的又舍弃了,这是浪费感情,浪费资源,浪费生命。衣服是有感情的,衣服也是财,是福气。我们在积累福气。每个女人不是说这辈子要赚多少钱,女人要积累一点精神上的东西给孩子,这是钱买不到的,是无法估价的。我们的心灵很富足,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这是我在服务队听到的最让我动容的话,面对这群朴实无华的大姐们,我无法用语言诠释她们身上的这份坦荡,这份柔软,这份韧劲。

陈美钗还是名副其实的“一毛钱老板”。现在很多丢弃在路上的一毛钱连乞丐都不愿捡,不管路上还是自家厂里,陈美钗总是一个个捡起来,一个个洗干净,攒了满满一盒去超市换成整数,全捐给服务队做费用。光这一毛钱,积少成多,她说捡的也有不少钱了。

陈美钗感叹说,太忙了,手干的见不得人了,人都瘦成干了。我60好几了,年龄也大了,按理说这个年龄不能这么忙碌,要安静修行了,可干起来的事情不是说停手就能停的。

人在做天在看。该有的命中还是有,没有的不必强求。曹大姐安慰着姐妹,这衣服的事情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干起来的,大家都觉得不容易。现在名声在外,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个仁心慈善义工服务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份善举会传递开的。


一个群体  一份执着

如今的服务队义工已经发展到固定人员50来人,流动的义工达三四百来人。全部年龄在60岁上下,是名副其实的“夕阳红”队伍。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体验过的人都晓得其中滋味。这份公益事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得到认可与支持。除了韩田一个固定点,海安老人公寓的旁边也搭建了一个临时办公室,由年龄68岁的陈美莲女士负责。市民政局专门为义工队分配了一个办公室,以备市区的联络工作。

除了捐助衣服,服务队的工作范围覆盖了各个角落,烧伏茶、去敬老院、福利院、贫困学校等。2018年,服务队共服务社会45次,2019年51次。2019年,义工队为瑞安海安农民工子弟学校捐助900双新鞋子,为高楼宁益捐赠新军训服92套,休闲鞋92双。2020年2月份,疫情期间,服务队给塘下镇18个宾馆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隔离人员和沿路各卡点执勤人员免费提供爱心水果糕点。半个多月的坚持,共送出爱心水果10553份。3月份,仅一个星期又送出1000份。

疫情期间,仓库里,旧衣服堆积如山。好心人满满的爱心都在这儿堆积着,衣服堵着等于堵在大家的心口。每次曹大姐呆在库房里,心头的那个结越绕越紧,她只有一个念头想办法把衣服送出去。终于挨到快开学的时候,曹大姐接到消息,江西井冈山古城镇小学接收捐赠。

2020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旧衣整理工作开始了,积压仓库的几万件旧衣重见天日。几十位义工从各个地方集中韩田、海安仓库,清洗、消毒、分类、整理、打包,每天工作最少5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工作到夜里12点。几位义工纷纷去酒店要来废弃的大型广告塑料纸,铺在路上、院子里,用来晒衣服。只要有阳光的时候,整个老人公寓的空地都晒满了衣服,花花绿绿,成片成片的,映衬着柔和的阳光。旧衣里攒足了温暖,也攒足了义工们的情意。除了旧衣,还有各服装厂捐来的全新的压仓的存货,包括一些厂家处理的全新的学生校服,都进行消毒清理。

历时一个月的整理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一辆9米多长的货车载着一万多件衣服驶往江西井冈山。曹大姐一个人坚持乘飞机出发了。当她下飞机搭乘一辆出租车前往偏僻的古城镇小学时,她笑着说:“当时我害怕了,路途太远,坐车太久,打的要300元,但是想着目标在那儿,想着到达目的地,把衣服送出来,这衣服获得了新生,心结解开了,我整个人又充满了力量。”到达井冈山古城镇时,正好是2020年9月10日,当地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这让疫情期间郁结于胸的曹大姐为之动容。捐衣是一种仪式,送衣服不但是简单的让孩子把衣服穿在身上,而是将一种观念植根在孩子心间。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与祝福。起初冷冷清清的学校一下子沸腾了。

2020年10月,仁心慈善服务义工队曹春英、陈美华、李小英在陈友义的带领下去四川甘孜扶贫,路上的费用全部自掏腰包。到达四川海拔4512米高时,大雪纷飞,冷风刺骨,山路陡峭弯曲,所有的车堵在路上,行进的车辆全部用链条将车轮链接好。饥饿、寒冷将众人包围,义工们克服高原反应,连夜赶路。孤零零的大山深处散落着一所所学校,义工的到来温暖了整座山。他们亲手将两万来件衣服递到当地孩子手里。李小英还资助了当地四位贫困学生。

2018年,曹大姐被温州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平安妈妈”;2019年“仁心慈善义工服务队”被评为塘下优秀慈善义工组织;2020年浙江慈善联合总会授予曹春英“战役群英优秀个人奖”。各个荣誉的背后是整个团队互助互爱的心凝结成的。

曹大姐说,时间证明,做好人很难,也不难, 我们的心得到了磨练,我们的爱得到了升华。我们的义工团队就是一个家,在这里实现了我们人生最宝贵的价值。这份爱将不断扩散,不断传承。义工队员发出了一致的呼声:只要你来,我们都在;只要你需要,我们都将前往。

瑞安市慈善总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瑞安市仓前街134号7号楼 邮编:325299 浙ICP备16037106号
电子邮箱:racszh@163.com 联系电话:65622700 65625227 传真:65625227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1017号